說真的,我第一次在陽明山步道邊看到赤煉蛇的時候,心臟差點跳出來。那個紅黑相間的條紋在落葉堆裡太顯眼了,當下腦子一片空白,連呼吸都忘了。後來才知道,這種蛇在台灣其實挺常見,很多人對牠充滿誤解又缺乏基本知識。今天就把關於赤煉蛇的所有實用資訊,包括你可能沒想到的細節,一次整理清楚。
赤煉蛇長什麼樣?認清楚才不會搞混
很多人看到紅黑相間的蛇就喊赤煉蛇,但其實容易搞錯。真正的台灣赤煉蛇(學名:Lycodon ruhstrati),特徵很明確:
| 特徵部位 | 詳細描述 | 常見誤認蛇種 |
|---|---|---|
| 身體底色 | 深褐色或黑色為基底,帶有明顯的磚紅色或橘紅色橫斑 | 赤尾青竹絲(綠色身體)、紅斑蛇(全紅無斑) |
| 頭部形狀 | 橢圓形,與頸部區別不明顯,沒有三角形大頭 | 龜殼花(明顯三角形頭) |
| 眼睛瞳孔 | 圓形(白天晚上都是圓的) | 赤尾青竹絲(垂直橢圓形瞳孔) |
| 最大體長 | 通常80-120公分,很少超過150公分 | 過山刀(可達240公分) |
我自己在台北近郊山區拍照記錄過十幾次,發現牠們腹部是黃白色帶黑斑,這個特徵在辨認時超有用(蛇翻肚時就看得到)。另外提醒,幼蛇體色偏灰棕,紅斑沒那麼鮮豔,常被誤認是別的無毒蛇。
哪裡最容易遇到赤煉蛇?熱點區域全公開
赤煉蛇在台灣從低海拔到1500公尺左右都有,牠們很適應人類活動環境,甚至比深山還常見。這幾年實際跑下來,發現幾個高機率目擊點:
- 新北三峽滿月圓步道:尤其春夏季雨後的傍晚,石階上常看到
- 台北陽明山二子坪:垃圾桶附近(牠們會找老鼠)
- 台中大坑步道:2號跟4號步道的腐木堆
- 南投惠蓀林場:咖啡園周邊的雜草叢
- 住家附近:老舊倉庫、菜園堆肥區、空屋牆角(我鄰居在汐止車庫就遇過)
註:觀察時間建議在日落後2小時內或清晨,牠們屬夜行性但黃昏很活躍。
赤煉蛇到底有沒有毒?醫師親解咬傷真相
最多人問的就是這個!我特地跑去問台大毒物科醫師,答案很明確:赤煉蛇是後溝牙微毒蛇。什麼意思?重點整理:
- 毒牙位置在喉嚨深處,平常咬東西幾乎用不到
- 毒液主要用來消化獵物(蜥蜴、老鼠之類),對人類毒性很弱
- 除非你硬把手指塞進牠喉嚨深處(誰會這樣做啦!)
醫師翻出紀錄給我看,台灣近十年完全沒有赤煉蛇毒致死案例,連嚴重中毒報告都極少。多數被咬都是輕微紅腫,比虎頭蜂叮還輕微。不過——重點來了——過敏體質的人要特別小心。我朋友有次抓蛇被赤煉蛇咬到手掌,結果整隻手腫得像麵龜,還發燒兩天(他本身對蜂毒也過敏)。
| 蛇種名稱 | 毒性強度 | 危險性 | 常見症狀 |
|---|---|---|---|
| 赤煉蛇 | 微毒 | 低(除非過敏) | 局部紅腫、刺痛 |
| 赤尾青竹絲 | 中強度出血毒 | 中高 | 腫痛/瘀血/血泡 |
| 龜殼花 | 出血毒+神經毒 | 高 | 劇痛/腫脹/噁心 |
萬一被赤煉蛇咬了怎麼辦?現場處理SOP
雖然危險性低,但還是要知道怎麼處理。之前爬山看過有人被咬後慌到拿打火機燒傷口(千萬別學!),正確步驟其實很簡單:
- 先冷靜坐下:心跳越快毒液擴散越慢(別懷疑,微毒也會擴散)
- 清水沖洗傷口:找水瓶沖掉唾液就好,別用野溪水(有細菌感染風險)
- 拍蛇的照片:手機拿遠點拍全身,方便醫院辨識(沒拍到也別冒險回頭找)
- 就醫評估:到地區醫院掛急診,通常打個破傷風針觀察幾小時
重要提醒:絕對不要做這些事➜ 切開傷口 / 用嘴吸毒 / 冰敷 / 上止血帶。這些老方法反而更容易引發感染或組織壞死。
該通報抓蛇嗎?消防隊員私下告訴我的真相
發現家裡有赤煉蛇該不該打119?我問過雙北的消防弟兄,他們坦白說:"如果蛇沒進屋或威脅到人,其實不用通報"。原因很實際:
- 赤煉蛇會吃老鼠,反而幫忙控制鼠害
- 牠們膽小怕人,通常會自己離開
- 非緊急案件通報可能延誤真正危險案件
那什麼情況該通報?消防員建議:
「蛇鑽進衣櫃/床下/小孩房,或你在室內移動困難(如坐輪椅)時再打電話。記得先關門把蛇困在單一房間,等我們來處理。」
赤煉蛇生態全解析:這些冷知識超實用
想真正避免蛇衝突,就要懂牠們的習性。我追蹤觀察赤煉蛇三年多,發現幾個連書上都沒寫的細節:
| 行為特徵 | 實用解讀 | 防蛇應用 |
|---|---|---|
| 超愛鑽縫隙 | 能擠進1元硬幣寬的裂縫 | 封好牆縫/冷氣孔(用細目不鏽鋼網) |
| 順著牆邊移動 | 減少暴露在空曠處 | 沿牆雜草定期修剪 |
| 對震動敏感 | 腳步聲比視覺更能驅離 | 走路稍微跺腳可預防驚嚇遭遇 |
| 低溫愛曬太陽 | 晨間常出現在石階/柏油路 | 秋冬登山留意步道曝曬處 |
還有個有趣發現:赤煉蛇遇到威脅會把身體壓扁裝兇,實際是準備逃跑。我有次在坪林記錄到,牠假裝攻擊後馬上180度轉彎鑽進石縫,演技超浮誇。
赤煉蛇常見問題快問快答
整理最多人私訊問我的問題,一次說明白:
- Q:赤煉蛇會主動攻擊人嗎?
A:完全不會!牠們甚至比人還怕。統計顯示超過95%的咬傷案例都是因為人主動抓蛇或踩到蛇。 - Q:家裡院子發現赤煉蛇幼蛇怎麼辦?
A:幼蛇更脆弱,用長柄掃帚輕輕引導牠離開就好(我在後院都這樣處理)。切忌用殺蟲劑或熱水,既殘忍又違法。 - Q:赤煉蛇可以當寵物養嗎?
A:雖然有人養,但我非常不建議。牠們是原生種受保育法規保護(雖然現在是三級),私自飼養可能觸法。況且牠們只吃活體蜥蜴老鼠,飼養難度很高。 - Q:被咬後多久內要就醫?
A:最好2小時內到醫院。曾有人拖了8小時才去,結果傷口感染蜂窩性組織炎(比蛇毒還嚴重)。 - Q:赤煉蛇和紅斑蛇怎麼分?
A:最簡單看花紋:紅斑蛇全身是均勻的橘紅色沒有橫斑,赤煉蛇則是黑底配紅色橫帶。
防蛇實戰技巧:從居家到野外的全面策略
與其害怕赤煉蛇,不如學會和平共處。分享我實際測試有效的方法:
居家防蛇重點整理
- 環境管理:清除雜物堆(特別是有空隙的)、定期割草(維持草高低於15公分)、封堵建築裂縫(用發泡劑+鋼網)
- 驅蛇器材:超音波驅蛇器效果有限(實驗發現赤煉蛇三天就習慣),反而養鵝效果明顯(鵝叫聲和糞便讓蛇不敢靠近)
- 錯誤迷思:撒石灰、樟腦丸、硫磺粉都沒用!我連續監測三個月,蛇照樣爬過去
登山防蛇必備動作
- 穿高筒靴或厚長褲(赤煉蛇牙短很難咬穿)
- 拿登山杖先打草再前進
- 避免戴耳機聽音樂(要聽腳步聲驅蛇)
- 頭燈選黃光(白光容易吸引趨光性昆蟲,蛇會來吃蟲)
說個親身經歷:去年在風櫃嘴步道,我穿著短褲差點踩到赤煉蛇。牠原本盤著休息,感應到震動立刻彈開,速度比我想像快很多。從此我再也不敢穿短褲走草叢。
當保育遇上安全:該怎麼看待赤煉蛇
最後想談點嚴肅的。赤煉蛇在台灣數量其實在下降,主因是棲地被破壞和路殺。我有次在新店山區記錄到五隻路殺個體,都是母蛇(移動範圍較大)。有些觀點認為牠們該升級保育等級,但爭議很大。
我個人的立場很務實:「不需要特別保護,但絕對沒理由傷害」。赤煉蛇不會主動威脅人,又能控制鼠類數量。下次再遇到,不妨保持三步以上距離安靜觀察,你會發現牠們的鱗片在陽光下閃著酒紅色光澤,其實挺美的。
對了,如果真看到受傷的赤煉蛇,可以通報當地動保處(別自己撿!)。雙北地區的救傷單位我列在下面:
- 台北市動物保護處:(02)8791-3064
- 新北市政府動保處:(02)2959-6353
- 野生動物救傷中心(關渡):(02)2858-7418
希望這篇能解決大家對赤煉蛇的所有疑問。下次在山徑看到那抹紅黑身影時,記得牠比你更想快點離開現場。保持距離互相尊重,台灣的山林本該是所有生物共享的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