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個月在陽明山步道差點踩到一尾龜殼花,嚇得我背包都甩出去了。那瞬間才發現自己對蛇的認識實在太少,回家後跑去圖書館翻資料,沒想到越查越有意思。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些讓我們又怕又好奇的生物。
台灣常見蛇類圖鑑與辨識技巧
你知道台灣紀錄到的蛇類超過50種嗎?但別緊張,真正有毒的也就那麼幾種。先說好,我不是動物學家,只是個喜歡爬山的大叔,這些都是自己查證加上請教專家得來的。
台灣六大毒蛇特徵速查表
| 名稱 | 外觀特徵 | 常見區域 | 活動特性 |
|---|---|---|---|
| 赤尾青竹絲 | 全身翠綠+紅色尾巴 | 全台低海拔叢林 | 夜行性,常盤踞樹枝 |
| 龜殼花 | 黃褐底色+深褐斑塊 | 郊區農地、丘陵 | 夜行性,攻擊性較強 |
| 眼鏡蛇 | 頸部擴張時顯眼鏡紋 | 中南部農田草叢 | 白天活動,受威脅會立身 |
| 雨傘節 | 黑白相間環狀條紋 | 全台田野、溪邊 | 夜行性,性情較溫和 |
| 百步蛇 | 三角形斑紋+翹鼻頭 | 中南部山區 | 移動緩慢,保育類物種 |
| 鎖鏈蛇 | 鎖鏈狀深色斑紋 | 台南高雄丘陵地 | 棲息石縫,極少遇見 |
講個我犯過的錯誤:以前總以為三角形頭就是毒蛇,後來才知道無毒的擬龜殼花也會裝模作樣。真正可靠的方法是看瞳孔形狀——毒蛇多數是裂瞳(像貓眼),無毒蛇多圓瞳。
容易被誤認的無毒蛇
在台北近郊看過滿地跑的臭青公,體型大到讓人腿軟,其實牠們專吃老鼠。還有常見的台灣標蛇,細細小小像蚯蚓,根本沒毒牙。上次鄰居誤殺了一尾南蛇,結果他家倉庫老鼠開始開派對,真是得不償失。
野外遇蛇生存指南
記得有年在鳶嘴山遇到尾青蛇擋道,同行女生嚇得把手機扔下山谷。其實蛇比你更怕人類,掌握這些原則就能全身而退:
- 凍結動作:突然移動會激發攻擊本能
- 緩慢後退:保持兩公尺以上安全距離
- 製造振動:用登山杖敲擊地面傳遞警告
- 繞道而行:蛇的直線移動速度比轉彎快
千萬別做的三件事
拿樹枝戳蛇(會激怒)|大聲尖叫(震動驚嚇)|轉身狂奔(觸發追擊本能)
說到登山裝備,有次我穿短褲走阿朗壹古道,嚮導笑說簡直是蛇類自助餐。現在都乖乖穿加厚登山襪,小腿被咬至少還有緩衝。
居家防蛇實戰策略
新北朋友家去年跑進兩次蛇,後來發現是後院堆雜物惹的禍。防蛇要從環境整治做起:
| 防蛇措施 | 有效性 | 成本 | 注意事項 |
|---|---|---|---|
| 清除雜物堆 | ★★★★★ | $0 | 重點清除牆邊堆積物 |
| 裝設細目紗網 | ★★★★☆ | $200-500/米 | 網目需小於0.5公分 |
| 撒石灰粉 | ★★☆☆☆ | $50-100 | 遇雨失效需重撒 |
| 超聲波驅蛇器 | ★☆☆☆☆ | $800-2000 | 多數產品效果有限 |
坦白說,網購那些驅蛇劑我試過三種,味道刺鼻到自己都待不住,蛇倒是照樣從旁邊溜過去。現在改用物理防治法,在庭院鋪碎石子,蛇類不喜歡在粗礫表面爬行。
都會區常見狀況處理
台北市動保處每年接獲300多件蛇類通報,多數出現在一樓庭院。建議直接打1999通知專業人員,別學我表弟拿塑膠袋想徒手抓,結果被咬送急診。
蛇吻急救關鍵步驟
急診室朋友講過案例:患者被咬後先回家拜拜才就醫,差點截肢。被毒蛇咬傷的黃金三小時這樣做:
- 記蛇特徵:用手機拍照或記花紋顏色
- 卸除飾品:戒指手錶可能在腫脹時卡住
- 固定傷肢:低於心臟位置減緩血液回流
- 立即送醫:撥打119告知可能毒蛇咬傷
致命錯誤行為
切開傷口放血(加速毒液擴散)|用嘴吸毒(可能二次中毒)|冰敷患部(組織壞死風險)
全台有28家醫院常備抗蛇毒血清,像台大、榮總這種醫學中心肯定有。但記得雨傘節和鎖鏈蛇要用不同血清,所以辨識蛇種特別重要。
蛇類生態價值解密
自從我家果園有錦蛇定居後,再也沒見過鼠害。屏東農改場做過實驗,蛇類控制鼠害的效果比貓還好,重點是不會亂大便在農作物上。
蛇類生態功能排行
| 生態功能 | 重要性 | 案例說明 |
|---|---|---|
| 控制鼠類數量 | ★★★★★ | 一隻黑眉錦蛇年食百隻老鼠 |
| 維持食物鏈平衡 | ★★★★☆ | 防止小型動物過度繁殖 |
| 協助種子傳播 | ★★★☆☆ | 吞食果實後遷移排泄 |
| 醫學研究價值 | ★★★☆☆ | 蛇毒提煉止血劑與止痛藥 |
現在看到草叢裡的蛇,我會默默繞開。牠們就像大自然的清道夫,沒了蛇,我們可能要面對更麻煩的鼠患和蟲害。
常見問題深度解析
各縣市動保處都有捕蛇專線,雙北可撥1999轉接。記得先觀察蛇的位置,但別驚擾牠。我有次等捕蛇隊時還跟蛇對看半小時,雖然牠其實在睡覺。
檢查三要素:雜物堆(築巢點)|水源(蛙類吸引蛇)|鼠跡(最佳誘餌)。台中朋友家庭院造景池常出現水蛇,後來加裝不鏽鋼網才解決。
最好還是去打破傷風。我有次被臭青公咬,傷口腫了兩週。而且你可能誤判蛇種,專家都有看走眼的時候。
陸域保育類蛇種禁止私養,像百步蛇、環紋赤蛇。非保育類也要向動保處申報。曾有學生在宿舍養蟒蛇嚇壞室友,最後被罰款。
高筒登山靴必備,登山杖可探路驅蛇。別信驅蛇噴霧,山區濕氣重效果差。有嚮導教我在鞋面綁鈴鐺,用聲波驅蛇效果不錯。
蛇類保育現況與挑戰
去特生中心看過被沒收的走私蛇,裝在塑膠罐裡奄奄一息。台灣原生蛇面臨三大威脅:
- 棲地破碎化:科學園區開發讓蛇群困在孤島
- 路殺危機:春天的產卵季常見路死蛇屍
- 寵物貿易:櫻桃紅等外來種衝擊生態
現在見到路殺的蛇會用樹枝移到路邊,雖然不知道能幫到多少。至少別像某些遊客把赤尾青竹絲掛樹枝上拍照,看了真心痛。
公民科學家能做什麼
下載路殺社APP紀錄路死動物,特生中心會用這些資料設置生態廊道。每年五月蛇類活動高峰,開車經過山區道路放慢點速度。
最後分享個轉變:以前看到蛇就想找掃把,現在懂得保持距離欣賞。這些在地球生存上億年的生物,其實比我們更懂如何與自然共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