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跑臺灣的漁港少說也有十幾年了,從北到南,有的熱鬧得像夜市,有的安靜得只剩下海浪聲。布袋漁港這個名字,聽過無數次,真正踏進來,卻是去年的事。說來好笑,那天導航不太靈光,繞了點路,車子開過一片白花花的鹽田,空氣中鹹鹹的味道越來越重,就知道,布袋漁港近了!
目錄
走進布袋漁港
布袋,名字很直白,和早年裝鹽的形狀有關吧?位於嘉義縣海岸線中段,布袋漁港可以說是整個嘉義地區最重要的漁業基地。跟很多觀光化非常徹底的漁港不同,這裡給我的第一印象是“實在”。漁港分成好幾塊,有純粹作業的碼頭(那些大漁船、起重機,忙碌的搬運工,充滿了生命力但也確實雜亂),也有專門給遊客逛的“布袋漁市”。漁市這邊就乾淨整齊多了,規劃得不錯。老實說,漁港作業區那股濃烈的海鮮混合著柴油的味道,剛下車時確實有點衝擊,但這就是真實的漁港氣味啊!待久了反而覺得這才是精髓。站在堤防邊,視野開闊,夕陽時分尤其美,金光照在粼粼波光和停泊的漁船上,那份寧靜和作業區的喧囂形成有趣的對比。布袋漁港的蚵仔養殖更是赫赫有名,到這裡不吃蚵,等於白來!
交通&停車:開車族看過來
🚗 開車絕對是到布袋漁港最方便的方式!尤其像我這種大包小包、喜歡自由移動的旅人。
- 路線很簡單:主要走臺61線西濱快速道路或者臺17線濱海公路。用導航設定“布袋漁港觀光漁市”或“布袋漁港直銷中心”最不容易出錯。
- 停車問題:這是我最想強調的!漁市周圍有幾個停車場,但假日一位難求是常態!特別是中午前後,車流最大。
- 大型收費停車場:漁市正對面(海港大道另一邊)有好幾個大型私有停車場。優點是大、有人管理(安全點),缺點就是貴!停一次動輒100-150元(看時段和假日與否)。像上次我停靠近漁市入口那個,付了120元,心有點痛,但為了近,認了。
- 路邊停車格:漁市周邊道路旁有些公有收費停車格。太難搶了!繞了兩圈才死心,完全是運氣遊戲。
- 稍遠免費區:懂門道的會停到布新橋附近(步行到漁市約8-10分鐘)或是布胥宮周邊的巷弄(步行約10-15分鐘)。這些地方位子多,免費,但要走一段路。天氣太熱或拿著大包小包時,走起來有點辛苦。建議如果看到還有空位,別猶豫,先停再說,省下的停車費剛好可以多吃一份蚵仔煎!不想走就乖乖付錢停收費場,便利性就是用錢換的。
📍 停車建議總表
| 停車型別 | 位置參考 | 費用 | 優缺點 | 適合物件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大型收費停車場 | 漁市正對面 | 單次約100-150元 | 優點:位多、近、較安全 缺點:假日擁擠、貴 |
怕麻煩、不想走路、預算足者 |
| 路邊收費停車格 | 海港大道等周邊道路 | 按小時計費 | 優點:近(如果搶得到) 缺點:位少、非常難搶、計時壓力 |
運氣極佳或停留時間短者 |
| 免費巷弄/空地 | 布新橋、布胥宮周邊 | 免費! | 優點:免費、位相對多 缺點:需步行(8-15分鐘)、無明確標示、位置較偏 |
想省錢、願意走路探索者 |

景點必去:跟著我這樣玩
在布袋漁港,景點和體驗是緊密結合的,尤其集中在漁市一帶:
- 布袋漁市 (觀光漁市/直銷中心):核心地帶!一樓是生猛海鮮的天下,魚蝦蟹貝種類多得讓人眼花繚亂。愛逛市場的我,在這裡最容易被“現流仔”(剛上岸的漁獲)吸引。二樓是熟食區天堂,也是解決午餐的地方。環境嘛,就是典型熱鬧漁市,人擠人、地板溼滑(走路真的要小心!),但那股活力和香氣,就是漁港的魅力所在。記得多比較幾家價格再下手買生鮮。
- 觀海長堤:漁市旁延伸出去的長堤,必走!吹著海風,看著港灣景色,心曠神怡。天氣好時,可以遠眺外傘頂洲(雖然常常只是一個模糊的沙洲影子)。這裡也是拍漁港、拍夕陽的絕佳位置。傍晚來,晚霞映著漁船,很有味道。
- 布袋港航道燈塔:在長堤的盡頭,小小的,紅白相間,是個可愛的地標。看著它,想象著指引漁船回家的路,挺有感覺的。拍照打卡點+1。
- 體驗採蚵(需預先安排):如果時間充裕且有小孩同行,體驗搭膠筏去蚵田看看挺有意思的(個人覺得純粹觀光性質,真要體驗“採”,不如去東石更深入)。瞭解蚵仔的成長環境,才知道為什麼布袋漁港的蚵這麼肥美。不過這個行程通常要配合漲退潮時間,最好事先向當地船家或漁會詢問預約。
- 漁港作業區遠觀:雖然不能深入,但從漁市或堤防上,看看大型漁船卸貨、起重機吊起一箱箱漁獲的景象,感受漁港的繁忙生命力,也很有意思。那股混雜著魚腥和柴油的“海港味”,印象超深刻(褒貶參半)。
✨ 我的布袋漁港體驗排行榜 (個人偏好版) ✨
- 🥇 漁市二樓熟食區開吃! (最實際也最滿足的樂趣)
- 🥈 觀海長堤散步吹風 (免費又舒服的放空時刻)
- 🥉 逛一樓生鮮區看熱鬧 (感受在地漁港活力)
- 🏅 找燈塔打卡 (儀式感還是要有的)
- 🎖 遠觀漁船作業 (體驗漁港真實一面)

附近景點:順道一遊好去處
逛完漁市,吹夠海風,如果還有時間,布袋周邊有幾個點值得順道探訪:
好美里3D彩繪村
- 介紹:離漁港不遠的一個小漁村,整個村落外牆畫滿了立體感十足的3D彩繪。從海洋世界、童話故事到本土風情都有,互動性很高(可以拍出各種有趣錯位的照片)。帶小孩的家庭客會很愛,純粹想拍照打卡也很適合。規模比想象中大,認真拍可以逛上1-2小時。
- 地址:嘉義縣布袋鎮好美里
- 交通:從布袋漁市開車過去約10-15分鐘。村子有免費停車場,但不大,假日可能需停路邊。
- 營業時間:彩繪在戶外,24小時開放。但建議白天前往(光線好看得清楚也拍得美),部分在地小店或體驗活動可能有自己的營業時間。
布袋鹽山 (洲南鹽場)
- 介紹:嘉義是臺灣重要鹽場,布袋鹽山雖不及七股鹽山高大壯觀,但更有種在地和質樸感。可以近距離看到鹽堆,瞭解曬鹽文化。旁邊的洲南鹽場有時會有導覽或DIY活動(如鹽花、鹽滷豆腐製作),事先查詢預約會更豐富。純粹想看鹽堆拍照,這裡比較小巧清幽。個人覺得鹽味空氣聞久了有點膩,但體驗很特別。
- 地址:嘉義縣布袋鎮新厝仔402號 (洲南鹽場)
- 交通:從布袋漁市開車約5-10分鐘。鹽場旁有停車空間。
- 營業時間:戶外鹽田區域24小時開放。洲南鹽場遊客中心或體驗活動通常為 09:00 - 17:00 (建議行前再確認,部分活動非每日有)。
高跟鞋教堂
- 介紹:一個非常…有爭議的地標!巨大閃亮的藍色玻璃高跟鞋造型教堂。純粹就是個“裝置藝術”,適合拍照打卡(尤其夕陽時分或晚上打燈後)。坦白說,我個人覺得它跟周邊漁村景觀有點格格不入,而且內部不能進入(至少我去的時候不行),就是拍個外觀。但不可否認,它知名度高,很多人會好奇來看一眼。順路的話花個10-15分鐘拍照即可,不用抱太大期待。附近空地大,晚上光害少時,意外適合看星星(前提是教堂燈關了)。
- 地址:嘉義縣布袋鎮海興街
- 交通:從布袋漁市開車約5分鐘。有專屬大型免費停車場。
- 營業時間: 戶外園區24小時開放。夜間有燈光秀點亮時間(依季節或活動調整,通常天黑後至21:00或22:00)。

美食推薦:海港直送鮮味
來到布袋漁港,不吃海鮮實在說不過去!重點就是“鮮”字。漁市二樓熟食區是主戰場,選擇多但人也多:
蚵仔煎、蚵仔包
- 介紹:布袋蚵仔的招牌吃法!蚵仔煎講究粉漿比例和火候,搭配甜鹹適中的醬汁;蚵仔包則是外皮酥脆(像大顆的炸韭菜盒),內餡是滿滿的鮮蚵、冬粉、韭菜等,咬下去爆汁。幾乎每攤都有,口味差異在蚵仔大小、新鮮度和調味。我試過兩家,轉角那攤阿婆的蚵仔包真的很贊,蚵仔大顆飽滿沒腥味(但也有朋友買到過偏小的,看運氣?)。蚵仔煎個人覺得中規中矩,可能期望太高。
- 地址:布袋觀光漁市二樓熟食區 (多家攤位)
- 營業時間:約 09:00/10:00 - 18:00/19:00 (視各攤販,假日可能延長)
- 價位:蚵仔煎約 70-80元/份;蚵仔包約 50-60元/個。
現燙鮮蚵
- 介紹:最能嚐到蚵仔原味的吃法!攤販直接從旁邊水族箱撈出肥美的蚵仔,用熱水快速汆燙,裝盤上桌。通常附上哇沙米醬油或蒜蓉醬油。重點就是蚵仔要夠新鮮肥大,吃起來才會鮮甜多汁無腥味。我吃的這家“阿霞現燙蚵仔”真的不錯,一盤端上來,顆顆飽滿,沾點醬油提鮮就夠了。怕腥的人可能不敢嘗試,但喜歡的人會覺得這才是精華!
- 地址:布袋觀光漁市二樓熟食區 (找“現燙”字樣的攤位,如阿霞、現燙等)
- 營業時間:同熟食區時間,約 09:00/10:00 - 18:00/19:00
- 價位:小份約 100-150元;大份約 200-250元 (視蚵仔大小和時價)。

海鮮炸物綜合拼盤
- 介紹:選擇困難症的救星!通常包含花枝丸、蚵仔酥、蝦卷、花枝腳、炸魚塊等。好處是一次吃到多種口味(當然,份量也可能驚人)。重點在於炸功要酥脆不油膩,海鮮本身要新鮮。個人覺得炸蚵仔酥普遍水準不錯,蝦卷就看店家手藝了,挑人多的攤買通常比較穩。
- 地址:布袋觀光漁市二樓熟食區 (幾乎每攤都有類似拼盤)
- 營業時間:同熟食區時間
- 價位:綜合拼盤一份約 150-250元不等 (內容物和份量差異大)。
海鮮羹湯類
- 介紹:吃炸物、煎物多了,總會想喝點湯。常見的有蚵仔麵線、花枝羹、綜合海鮮羹等。湯頭通常是柴魚或大骨基底,勾芡程度不一。點一碗熱騰騰的羹湯配著吃,很解膩也很滿足。個人偏好花枝羹,因為花枝塊通常給得大方,口感Q彈。
- 地址:布袋觀光漁市二樓熟食區 (多數攤位有賣羹湯類)
- 營業時間:同熟食區時間
- 價位:約 60-80元/碗。

布袋漁港美食採購小筆記 (熟食區適用)
| 品項 | 重點挑選訣竅 | 個人心得 & 踩雷提醒 | 大約價位參考 (2024年中) |
|---|---|---|---|
| 蚵仔煎 | 看粉漿色澤均勻、邊緣微焦脆,蚵仔是否顆顆分明 | 普遍OK,但醬汁是關鍵,太甜或太鹹都會扣分。吃過一家醬偏死鹹的... | 70-80元/份 |
| 蚵仔包 | 挑剛起鍋的! 看外皮金黃酥脆,拿起來不油瀝瀝 | 超推! 內餡飽滿最重要,吃過一家蚵仔少得可憐,咬下去全是粉... | 50-60元/個 |
| 現燙鮮蚵 | 看水族箱裡的蚵仔是否飽滿有光澤,攤前是否人多 | 必嚐鮮甜原味! 新鮮度一吃就知道,敢吃生的更要點 | 小100-150 / 大200-250元 |
| 綜合炸物拼盤 | 觀察油鍋是否清亮,炸物顏色是否金黃不焦黑 | 蝦卷容易踩雷(粉多蝦少),蚵仔酥通常較穩。分量差異大,先問清楚 | 150-250元/份 |
| 花枝羹/海鮮羹 | 看羹湯色澤是否自然(太白可能有玄機),料是否豐富 | 花枝羹通常CP值高,湯頭清爽解膩,搭配炸物剛好 | 60-80元/碗 |
Q&A:第一次去布袋漁港?
Q: 去布袋漁港停留大約要抓多久時間?
A: 主要看你怎麼玩。如果只在漁市吃吃喝喝、逛逛買買、堤防拍拍照,2-3小時差不多。如果想加上體驗採蚵(預約制),或順遊附近景點(高跟鞋教堂、好美里彩繪村、鹽山),那就得抓半天到一整天比較充裕。假日人多,用餐找位子也要花點時間。
Q: 布袋漁港的美食,必吃哪一樣?
A: 首推“蚵”相關料理! 布袋的蚵仔(牡蠣)品質普遍好。現燙鮮蚵最能嚐到原味鮮甜(敢吃生的更要點),蚵仔包是特色小吃(外酥內爆汁),蚵仔煎則是經典款。其他海鮮就看個人喜好,炸物拼盤、花枝羹也很多人點。總之,沒吃到蚵就等於沒來過!
Q: 開車去停車方便嗎?有沒有省錢訣竅?
A: 假日非常不容易! 漁市正對面的收費停車場最方便但也最貴(一次100-150元)。省錢秘笈就是停遠一點!像布新橋附近或布胥宮周邊找免費白線停車格或空地(步行約10-15分鐘到漁市)。早到(早上10點前)或下午3點後,路邊收費格比較有機會。騎機車相對靈活很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