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這個人啊,看到油鍋裡滋滋作響的炸物就走不動路。尤其到了離島,沒有來份鹹酥雞配海風,簡直對不起這趟旅程!小琉球鹹酥雞,絕對不是你在本島隨便就能吃到的味道。海島的鹹香、漁村的豪邁,全被鎖在那金黃酥脆的外皮裡。這次我可是卯起來,頂著可能胖三公斤的風險,把小琉球從頭到尾、從熱鬧的琉球魅力商圈到小巷弄裡的隱藏版,整整十家鹹酥雞攤子全掃了一遍!嘿,別說我沒提醒你,看完這篇,你的口水可能會滴到手機螢幕上。
目錄
小琉球阿嬤古早味鹹酥雞
介紹:這家開在白沙港附近,招牌都快被太陽曬褪色了,但下午四點半鐵門一拉開,人潮就開始聚集。阿嬤(其實是老闆娘,大家都這樣叫)炸了快三十年,用的是祖傳的醃料配方,帶點微微的甘甜中藥香氣(我猜有五香粉和甘草?),很特別。油鍋是用傳統的深鍋,溫度掌控得很穩,炸出來的東西顏色特別均勻,不會一塊黑一塊白。重點是,他們的脫油機轉得夠久,吃起來沒那麼油膩負擔,這點我超愛!
- 招牌鹹酥雞:必點!肉醃得入味,外皮酥脆不硬,咬下去肉汁還在,醃料的味道不會死鹹,有層次感。
- 炸銀魚:新鮮銀魚裹薄粉油炸,灑點胡椒鹽,簡單的鮮甜海味,超級涮嘴,配啤酒絕配。份量不小氣,不是那種只給一點點的。
- 手工黑輪片:厚實有口感,不是軟爛的那種,吃得到魚漿的鮮味。
琉球巷仔內深海炸物
介紹:這家店如其名,真的在民生路一條不起眼的小巷子裡(跟著導航也會有點懷疑的那種),但酒香不怕巷子深啊!老闆專攻海鮮炸物,標榜每日從東港直送新鮮漁獲。價格嘛,是比一般鹹酥雞攤高一些,但吃過那鮮度,你會覺得值得。他們家的裹粉比較輕薄,更能凸顯食材本身的味道。喜歡海鮮的絕對不能錯過這家,這是我心中頂級的小琉球鹹酥雞海鮮代表。
- 炸花枝丸(整隻花枝塊):超級推薦!不是普通的魚漿丸,裡面是貨真價實的Q彈花枝塊,咬下去超滿足,鮮甜彈牙,完全不輸餐廳水準。
- 炸蛤蜊肉:鮮蛤肉裹薄粉炸,灑上蒜酥和九層塔,蛤肉的鮮甜被完整保留,口感水嫩,這個很少見,必試!不過有時候會沒貨。
- 蒜香地瓜條:地瓜品質好,炸得外酥內綿密,重點是蒜香調味粉非常香,不輸給肉類,當主食吃也很可以。
老李鹽酥雞(本店)
介紹:這應該是觀光客最耳熟能詳的一家了,位於最熱鬧的中山路上,店面相對寬敞明亮(以鹹酥雞攤來說啦)。品項超級豐富,從基本的雞排、鹹酥雞到各式蔬菜、火鍋料應有盡有,感覺有上百種選擇。生意非常好,尖峰時間排隊20分鐘起跳是常態。口味上是大眾都能接受的路線,調味比較重一些,蒜味給得很大方。適合想一次買齊各種炸物、又懶得跑好幾攤的人。但要說多驚豔?嗯,就是穩定、方便、選擇多。
- 蒜味鹹酥雞:經典款,蒜末給得毫不手軟,鹹香夠味,肉質算嫩,適合重口味愛好者。
- 炸皮蛋:切塊皮蛋裹粉油炸,外酥內Q,搭配大量蔥蒜和醬油膏(可選),味道很特別,喜歡皮蛋的人會愛死,不敢吃的就...跳過吧!
- 炸杏鮑菇:切得很大塊,炸得外酥內多汁,菇本身的甜味有出來,吃起來很有滿足感,比吃肉還爽。
餐廳名稱 | 必點NO.1 | 特色亮點 | 適合族群 | 個人私心評分 (5★滿分)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小琉球阿嬤古早味鹹酥雞 | 招牌鹹酥雞 | 祖傳醃料、脫油徹底、古早味濃 | 追求經典不油膩、喜歡傳統風味 | ★★★★☆ (4.5) |
琉球巷仔內深海炸物 | 炸花枝丸(整隻花枝塊) | 新鮮海產直送、薄粉凸顯鮮味 | 海鮮控、追求食材原味 | ★★★★★ (5.0) |
老李鹽酥雞(本店) | 蒜味鹹酥雞 | 品項超多、營業時間長、方便 | 懶人一次購足、夜貓子、喜歡蒜味 | ★★★☆☆ (3.5) |
港邊現撈鹹酥雞
介紹:就在大福漁港旁邊,看著漁船進港吃炸物,很有fu。老闆以前是漁夫,對海鮮的新鮮度要求很高。最大特色是他們會推出每日限定的「現流仔海鮮炸物」,像是當天捕獲的小魚、蝦蛄頭之類的,數量有限,賣完就沒了。炸功不錯,火候控制得好,海鮮類尤其出色,能吃出鮮甜。不過位置稍微偏一點點,不是主要觀光區。想吃點特別的海味小琉球鹹酥雞,這裡值得一試。
- 當日現流海鮮:沒得選,看老闆當天進什麼就點什麼!新鮮就是王道,簡單炸過灑胡椒鹽就很好吃,充滿驚喜感(也可能驚嚇?看當天捕獲啥)。
- 炸花枝腳:新鮮花枝切圈,裹薄粉炸,口感Q彈有嚼勁,鮮味十足,不會像橡皮筋。
- 椒鹽蝦:用的是中小型的白蝦,殼炸得酥脆到可以整隻吃下去(補鈣?),蝦肉依然彈牙,椒鹽口味很香。
島嶼風情脆皮雞排
介紹:雖然店名叫雞排,但其實鹹酥雞專案也不少,而且水準頗高。這家強項在於「脆皮」!不管是雞排還是鹹酥雞,外皮都炸得特別酥、特別脆,咬下去會有明顯的"喀滋"聲,而且放涼一點也不會馬上軟掉變韌。醃料是獨門配方,帶點微微的香料味(類似義式香草?但又融合得蠻好)。雞肉本身選用去骨雞腿肉,口感比較嫩。喜歡吃脆皮口感的,這家的小琉球鹹酥雞絕對要列入清單。
- 脆皮雞排:招牌!皮真的超級無敵脆,肉厚又多汁,醃料風味獨特,不會死鹹。切塊後再灑點他們特製的辣粉(小辣就頗帶勁),很過癮。
- 脆皮雞軟骨:裹上同樣的脆皮粉漿,炸得金黃,軟骨咬起來卡滋卡滋的,口感一流,下酒良伴。
- 炸芋頭籤:切成條狀的芋頭裹粉炸,外酥內鬆軟綿密,芋頭香氣濃鬱,甜鹹交織,當甜點吃也可以。
廟口香噴噴鹹酥雞
介紹:位於碧雲寺附近的天后宮廟埕前,晚上是許多居民和少數識途觀光客的覓食點。攤位不大,但香味飄很遠。老闆的炸功非常老練,油鍋溫度掌控精準,炸出來的東西顏色漂亮,乾爽不油膩。他們家的九層塔給得特別多特別香,蒜頭酥也炒得很夠味。整體調味適中,不死鹹,能吃出食材原味。價格相當實惠,CP值高。是很有在地生活感的小琉球鹹酥雞選擇。
- 魷魚圈:用的是新鮮發泡魷魚(非水發過頭的),口感Q彈不韌,裹粉薄,炸得恰到好處,搭配超多的九層塔和蒜酥,香氣爆表。
- 甜不辣(厚片):是比較厚實有嚼勁的那種甜不辣,炸過後外層酥酥的,中間軟Q,越嚼越香,簡單美味。
- 炸米血糕:軟糯入味,炸過後外層形成一層微脆的殼,裡面依然濕潤軟黏,搭配椒鹽很對味。
海味炸翻天
介紹:靠近中澳沙灘,是許多玩水過後的遊客補充熱量的首選。最大特色是提供非常多樣化的「綜合炸物拼盤」(例如:海陸雙拼、海鮮總匯),適合一群人分享。口味選擇也多,除了經典胡椒鹽,還有泰式酸辣、芥末椒鹽、檸檬香茅等特殊口味粉可以選擇。炸物份量給得頗大方。環境就是標準海邊小吃攤,油煙味稍重,但氣氛熱鬧。想吃點變化版的、口味多的小琉球鹹酥雞,這裡可以滿足你。
- 綜合海鮮拼盤:通常包含花枝丸、魷魚、柳葉魚或炸蝦等,可以一次吃到多種海味,點泰式酸辣口味很開胃解膩,適合海邊玩水後吃。
- 炸地瓜球(包心):外皮酥脆,裡面是QQ的麻糬皮裹著香甜的地瓜餡,熱熱吃還會牽絲,算是飯後小甜點,小朋友超愛。
- 檸檬香茅雞柳條:雞柳條醃過香茅和檸檬汁,吃起來有南洋風味,清爽不膩,跟一般鹹酥雞口味不同。
小島特調鹹酥雞
介紹:這家比較新派,靠近花瓶巖一帶。老闆年輕,勇於嘗試。最大賣點就是他們的「特調風味粉」,像是:梅子檸檬粉、起司海苔粉、麻辣孜然粉... 味道都調得不錯,不會太奇怪或死鹹。鹹酥雞本身炸得不錯,肉質偏嫩。另外,他們家的蔬菜種類很多,而且處理得很乾淨,炸起來依然保有水份和清脆感。對於吃膩傳統口味、想嘗鮮的人,這家小琉球鹹酥雞提供了有趣的選擇。我個人覺得麻辣孜然粉配炸豆乾很搭!
- 麻辣孜然鹹酥雞:招牌特調!乾辣椒粉和孜然粉的香氣濃鬱,帶點微麻和中藥香氣,非常夠味,適合喜歡重口味或吃辣的人。
- 梅子檸檬四季豆:四季豆炸得翠綠爽脆,灑上酸酸甜甜的梅子檸檬粉,超級解膩開胃,感覺比較沒罪惡感(騙自己)。
- 起司海苔炸豆包:豆包炸得膨膨酥酥的,灑上鹹香的起司粉和海苔粉,味道很日式,像在吃洋芋片一樣涮嘴。
榕樹下秘製鹹酥雞
介紹:隱藏在杉板路巷弄裡的老榕樹下,沒有明顯招牌,是真正的在地人私房點。下午才會擺攤出來。老闆很低調,但醃肉的醬汁聽說加了獨特的鳳梨酵素(只是聽說啦!),吃起來肉質特別軟嫩,帶點非常非常微妙的果香後韻(不明顯,但感覺肉質不同)。價格非常親民,份量也實在。缺點是位置難找,而且賣的東西比較基本款(專精鹹酥雞、魷魚、幾樣蔬菜)。想吃點傳說中、帶點神秘感的小琉球鹹酥雞,可以來探險一下。
- 秘製鹹酥雞:必點!肉質真的軟嫩到不可思議,外皮酥脆,醃料鹹香中帶點難以形容的甘甜(鳳梨酵素?),很特別,吃過難忘。九層塔也給得多。
- 炸芋粿:古早味芋粿切片油炸,外層酥香,裡面是滿滿的芋頭籤和芋頭塊,真材實料,口感綿密。
- 炸花椰菜:選的花椰菜新鮮,炸過後口感清脆,灑點胡椒鹽就很好吃,補充纖維質的好選擇(自我安慰)。
阿勇現炸鹹酥雞(海子口店)
介紹:在靠近海子口(蛤板灣)的小路上,是許多看完夕陽遊客的晚餐選擇。標榜使用高成本的棕櫚油(老闆強調比較耐炸、不易變質)。油鍋乾淨度看得見,炸出來的東西顏色金黃,吃起來確實比較清爽沒油耗味。鹹酥雞特色是裹粉較薄,強調雞肉本身的口感,醃料是簡單的鹽、糖、胡椒基底,吃原味。蔬菜種類多且新鮮。適合注重用油品質、喜歡吃食材原味的人。這家的小琉球鹹酥雞走清爽路線。
- 原味鹹酥雞:薄粉,吃得到雞肉本身的嫩度和微微甜味,調味不死鹹,適合不想吃太重口味或給小朋友吃。
- 炸櫛瓜:切厚片裹薄粉炸,外層微酥,裡面的櫛瓜超級多汁鮮甜,灑點鹽就很好吃,大推!
- 炸玉米筍:新鮮玉米筍整根油炸,咬下去會爆汁,玉米的甜味很突出,比想像中好吃很多,顛覆對炸蔬菜的印象。
在地人私藏點餐秘訣 & 注意事項
吃了這麼多攤小琉球鹹酥雞,總算摸出一點門道。分享給你們,別傻傻地只會點鹹酥雞和甜不辣啦!
- 時間就是美味:拜託!鹹酥雞絕對要趁熱吃!剛起鍋五分鐘內是黃金時間。放涼了,脆皮變韌,油膩感就跑出來了。別想說帶回民宿慢慢嗑,風味差很多。最好是現場點,旁邊找個地方(例如:港口邊、廟埕階梯、沙灘)立刻開吃。
- 加辣加蒜講清楚:小琉球攤家的辣粉通常都有一定水準(有些真的頗辣)。如果你敢吃辣,加辣絕對加分,層次更豐富。不敢吃太辣可以說"小辣"或"微微辣"。另外,加蒜(蒜頭酥)更是經典中的經典,那個香氣才是靈魂啊!除非你超怕口氣不好,不然拜託加一下。有些店家還有洋蔥絲可以加,解膩用。
- 小心隱藏版:別只盯著玻璃櫃看!特別是像港邊現撈鹹酥雞或巷仔內深海炸物這種專攻海鮮的店,開口問老闆「今天有什麼特別的?」或「有沒有推薦的現流仔?」往往會有意外驚喜(可能是價格驚喜,也可能是美味驚喜)。榕樹下的阿伯有時也會有私藏好料。
- 避開人潮尖峰:熱門店如老李、島嶼風情、海味炸翻天(尤其日落後),排隊半小時是基本款。肚子餓到咕咕叫的時候排隊真的很痛苦。建議下午四點半到五點半左右去買,人少很多,油也比較新(店家剛開鍋不久)。不然就乾脆晚點,九點過後再去。
- 環境接受度:島上很多鹹酥雞攤就是路邊攤或騎樓下,衛生環境就是…很"在地"。有潔癖的可能會皺眉頭。但這就是體驗的一部分啦!怕的話挑店面型的如老李、島嶼風情或小島特調會好一點。
- 價格差異:小琉球畢竟是觀光區,價格普遍比本島市區貴個5-15元是正常的(運費成本啊)。海鮮類或限定品項就更貴一些。心態調整好,出來玩嘛!
- 環保小提醒:很多店家還是用塑膠袋裝,建議可以自備保鮮盒去裝,比較環保,炸物也比較不會因為悶在袋子裡太快變軟。店家通常都樂意配合。
我的小琉球鹹酥雞終極主觀排行榜
好啦好啦,我知道大家最愛看這個(我自己也愛)。先說這完全是我個人口味,非常主觀!參考看看就好。評分基準:炸功(脆度、油膩感) 30% + 食材新鮮度/品質 25% + 調味獨特性/順口度 25% + 整體滿足感 & C/P值 20%。
- 🏆 海鮮霸主:琉球巷仔內深海炸物 - 新鮮度無敵,薄粉吃原味,炸花枝丸是神級存在。貴一點但值回票價。
- 🥈 懷舊經典:小琉球阿嬤古早味鹹酥雞 - 醃料獨特,脫油徹底吃不膩,銀魚必點。穩紮穩打的好味道。
- 🥉 脆皮王者:島嶼風情脆皮雞排 - 皮真的脆到沒朋友!雞腿肉嫩,調味特別。
- 廟口代表:廟口香噴噴鹹酥雞 - 魷魚圈+九層塔超香,價格實惠,在地感濃。
- 神秘嘉賓:榕樹下秘製鹹酥雞 - 肉質嫩到懷疑人生,神秘醃料加分,缺點是難找量少。
- 清爽之選:阿勇現炸鹹酥雞(海子口店) - 用油講究,食材原味好,櫛瓜爆汁。
- 變化多端:小島特調鹹酥雞 - 特殊風味粉有趣,麻辣孜然很讚,蔬菜選擇多。
- 海灘夥伴:海味炸翻天 - 綜合拼盤方便,口味選擇多,氣氛熱鬧。
- 港邊驚喜:港邊現撈鹹酥雞 - 限定現流仔海鮮有驚喜,漁港風情。
- 方便之王:老李鹽酥雞(本店) - 品項超多、開到深夜、地點方便,穩定但少了點驚艷。
小琉球鹹酥雞 vs 本島鹹酥雞 到底差在哪?
吃遍小琉球鹹酥雞後,我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。不是心理作用,是真的有差!
- 海的滋味更濃:這點在海鮮類炸物上最明顯。因為近海,漁獲新鮮度通常更好,像花枝、魷魚、小魚乾這些,吃起來就是更鮮甜、沒腥味,口感也更Q彈。就算炸雞類,總覺得空氣中都飄著淡淡海鹹味(心理作用?)。
- 食材選擇更「島」:多了很多本島少見或價格更高的海鮮選項,像炸整隻小卷、炸蝦姑頭(瀨尿蝦)、炸剝皮魚塊,甚至當天現撈的小魚。蔬菜也可能有島上自種的特別品種(看季節)。
- 調味相對純粹?:感覺很多店家更傾向用簡單的鹽、胡椒、蒜酥、九層塔來提味,不像本島有些會加很多複雜的香料粉或醬料。更能吃出食材本身的好壞(所以食材新鮮就更重要了!)。
- 油鍋的火候:不知道是不是錯覺,總覺得離島的師傅炸東西更"氣定神閒"?油溫掌控得宜,炸出來顏色金黃均勻,較少炸過頭變黑的情況。可能因為觀光客多,油換得也比較勤(希望啦!)。
- 搭配的風景無價:這點最現實!拿著熱騰騰的鹹酥雞,坐在白沙港邊看船、在廟埕前聽在地人聊天、或直接走到沙灘上看夕陽配美食… 這種體驗,本島再好吃的鹹酥雞也給不了你。氛圍值直接加100分!
吃鹹酥雞配什麼才內行?
小琉球鹹酥雞厲害歸厲害,但總要喝點什麼吧?在地人都怎麼配?
- 經典不敗:臺啤18天生啤 - 這還用說嗎?冰冰涼涼的臺灣啤酒,碳酸氣泡和麥香完美沖刷炸物的油膩感。小琉球雜貨店都買得到。坐在海邊吹風配啤酒鹹酥雞,爽度破錶。未滿18歲不要喝!
- 在地特色:琉球限定飲料:
- 海燕窩:其實是珊瑚草熬煮的飲品,口感滑溜微甜,清涼降火,感覺比較健康(騙自己)。很多飲料店或攤販都有賣。
- 風茹茶:澎湖特產,但在小琉球也常見。青草茶的味道,清涼解渴又退火,很適合搭配炸物。瓶裝的便利商店就有。
- 手搖飲愛好者:島上手搖飲店也不少(清心、五十嵐、在地品牌都有)。推薦點:
- 古早味紅茶 / 綠茶(無糖或微糖):最解膩的選擇。
- 檸檬汁 / 金桔檸檬:酸V啊酸V,去油解膩效果一流。
- 多多綠(微糖或少糖):酸甜清爽也不錯。
- 想來點熱的?:冬天或晚上涼爽時,買杯關東煮湯(有些鹹酥雞攤或便利商店有)配著吃,鹹香炸物搭上熱呼呼的清湯,也是意外的合拍。
Q&A 懶人包
Q:小琉球鹹酥雞哪一家最推薦?
A: 很難說哪家"最"推薦耶!看你想吃什麼。巷仔內海鮮最強,阿嬤古早味經典不敗,島嶼風情脆皮最厲害,榕樹下肉質最嫩。看你的喜好和當天行程決定!這篇就是讓你參考的嘛。
Q:小琉球鹹酥雞價格會很貴嗎?
A: 觀光區嘛,確實比本島一般攤位貴一點點 (大約貴5-15元),海鮮類或特殊品項單價更高。但考量運送成本,算合理範圍。點之前可以看一下價目表。
Q:外帶回民宿吃,推薦哪家比較不會軟掉?
A: 老實說,任何鹹酥雞帶回去悶著都會軟掉變油!硬要選的話,島嶼風情的脆皮系列撐比較久一點,或者請店家不要封死袋口讓熱氣散出(但要注意衛生)。最好的建議還是現場吃掉!